一起讀好書——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提升閱讀效果!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每個人每天都會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很少有人在這些信息中找到精華,真正對自己產生益處。閱讀是獲取信息,培養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絕佳途徑。然而閱讀是一項獨立的、孤獨的活動,難免會產生乏味、單調等負面情緒。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提升閱讀效果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四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提升閱讀效果。
1、選擇合適的讀書平臺
有許多在線閱讀平臺致力于推薦和分享好書資源,例如“豆瓣讀書”等。在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之后,還要確定自己的閱讀內容及計劃。例如每天讀多少頁,每周讀多少本書等等,要制訂方法來衡量自己的進度,以達到最終目標。
在平臺里,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體會也是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的有效途徑,分享可以讓讀者汲取到不同的閱讀體驗,同時也可以發現潛在的讀書伙伴。
有些平臺提供在線讀書,有些則提供電子書下載,而有些在不同地點的讀者之間提供書籍轉借等。很多平臺還可以通過訂閱的方式獲取免費或者付費的讀書精品,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來訂門戶式的讀書精品,提高自己閱讀的效率。
2、固定的讀書時間和頻率
建立共讀頻率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碾平每天固定的讀書時間,每天1小時左右的讀書時間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進度。把閱讀看做是一項工作,每天抽時間,堅持不懈,就能夠完成預定的目標,提高效率。當然,平時日常瑣事也很多,說堅持也不算容易。但可以建立小組,每周設置一到兩次討論時間,組員在這些時間分享讀書體驗,互相給予鼓勵和啟迪,情況會有所不同,會讓人更有信心和耐心堅持下去。
另外,與其他讀者一起建立專門的閱讀微信群或者是QQ群,每天按時按量的更新進度,討論當前閱讀的問題,或者是互相分享閱讀體驗。閱讀難免有煩躁和孤獨的情況,但只要在群里分享心情,或者是求助困境,就能夠得到集體的呵護和安慰。
3、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和領域
閱讀不同領域的作品,可以讓我們拓展視野,培養眼界,信心得到提升。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一到兩個領域進行深耕,不斷積累相關書籍,逐步建立自己的閱讀體系。對于每個人來講,都需要有一個本職工作的領域,這個領域的書目可以引導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人才。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希奇古怪的現象,比如很多人選擇閱讀的書約定俗成,沒有啟人深思的地方,有些人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興趣點,讀起來就要困難很多。
建立相應的閱讀計劃,可以把閱讀和寫作等活動聯系起來。讀唐詩、宋詞這樣的古典著作,簡單仿寫,就能夠初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目的,這對于提升思考、思維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
4、不斷總結和反思,提高閱讀質量
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僅僅只是一個閱讀的開始,更重要的是在讀后,對所讀的內容進行精華提取,總結思路,對自己已經獲得的東西進行反思。我們可以通過摘錄重點,提煉主旨的方式,進行總結。當我們總結的過程中,自己和讀者們開始思考的方式不太一樣,而且對于文檔的吸收推進效果也不盡相同。
讀書結束后,要將這個過程中獲得的靈感和發現記錄下來,寫在讀書筆記中,以便以后回顧時使用。
總結:
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是學會閱讀和提高閱讀效果的有效途徑。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平臺、厘定自己的閱讀計劃、選擇合適的作品和領域以及不斷總結反思都是建立共讀頻率和互助機制的有效途徑。閱讀不是孤單的,互相分享閱讀體驗,互相激勵可以讓這項活動更加愉悅又富有成效。